顯示具有 dail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dail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1月1日 星期三

跨年

跨年鞭炮聲響起, 源源不絕。

在客廳看劇的老婆和在寫 blog 的我, 走向房間準備陪伴即將驚醒的兒子。

門縫開起, 順著微光見他抬起頭來。我們維持緩慢旳步伐, 在床邊坐下, 凝視著張大的雙眼。

兒子靜靜地趴著, 許久不出一聲, 一會兒看著我, 一會兒看著媽媽。

鞭炮聲絕響許久, 這才闔起雙眼, 維持著一樣姿勢,悄悄地入睡。

2019年5月24日 星期五

2019/05/24 雜記

1.
昨天拉肚子一整天, 發燒又發冷, 回家後直接倒到床上睡11h, 早上精神好多了。推測是牙齒快好了, 亂吃東西加上近日睡眠稍微不足, 導致的結果。什麼時候才會學乖別亂吃東西呢?

2.
平時做事累了, 休息時可以玩兒子; 生病休息時卻不行了。愛孫心切的阿公說是不是要帶他孫子回老家照顧, 遠離病原

3.
最近英文進步不少, 有需求更有動力練, 加上公司有排課找外藉老師幫忙練習, 效果不錯。聽 YouTube 影片明顯有進步, 但聽同事發言則是看情況 差別可能是 context 是否清楚。就像我們用中文討論時, 如果對方想的前提和你不同, 也會討論不清楚, 需要回頭討論前提, 才能回來討論 英文討論時, 我無法分辨是我 聽錯/漏聽/context 不同 導致溝通問題

4.
英文會話部份, 發音, 單字量, 句型都是問題, 現階段比較困擾的可能是句型? 等聽讀更順後, 要多花時間留意不錯的句型, 然後練習記下。回聲法看來是不錯的方法, 可同時克服這些問題, 只是練習起來很累, 只試過幾次, 還沒養成習慣

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2006-10-25 無題

最近重看《蜂蜜與四葉草》, 想起以前寫的雜感。原始文章不見了, 幸好有能從 Web Archive 找回來。重記在這裡。


蜂蜜與四葉草(Honey & Clover)是我很喜歡的一部動畫,我特別喜愛竹本忽然踏上自行車開始的尋找自我之旅,然而,對竹本而言,他只是想知道「一路這樣騎下去,到底能騎到那裡?」。如同沒有預期的開始,答案不存在的旅行也在沒有預期之下結束,心境轉換只在一瞬,竹本的迷惘、竹本的衝勁、竹本的成長,讓我立即想踏上自行車朝一個方向騎去,重看數次依然如此,只是我仍在原地。

一直騎到你覺得足夠為止。答案是什麼都好,也許答案根本不存在,一切都只不過是「自己真的盡情做過了嗎?」而已

途中,大師傅對竹本這麼說。

我總是過於慎重看待每件事,失去放手一摶的衝勁,就在不斷的考慮之中,漸漸喪失放手一摶的資格。我只能羨慕敢衝的朋友,羨慕有熱情朝目標直直邁進的朋友。做研究上,我知道我對一些事很有興趣,但是大學拖了四年,我對它們的了解卻沒長進多少,期待著碩士是個開始,一個深入的機會,也是最後的機會。

路邊休息的竹本,看到飛馳而過的列車--北斗星,竹本憶起童年往事,追著北斗星,直直的向前,回神過來時,人已浮在空中,爽快的飛出坡道。

看過灰藍色海。看過橫過道路的雲的影子。踩單車、吃飯、睡覺,睡醒了又繼續踩...

於是,竹本見到了雨盡的地方,見到一片光亮的盡頭。

這陣子研究的題目是改善交通阻塞,題目愈來愈明確,但我沒仍然沒感受到對這題目的熱情,反而在玩web時對Information Retrieval (IR)產生興趣,我不知道是否又是一次逃避,逃避深入專研一件事的麻煩,畢竟我不曾全心全意深入一個問題過,我再度陷入迷惘,是先完成已投入部份時間並有明確方向的題目,還是跳入一無所知,只對關鍵字產生興趣的領域?

一直沒有察覺...自己的房門竟然是...一道「任意門」。只要打開門走出去,就能到達任何地方。 ... 簡直就像傻瓜似的。這種事連小學生也懂。其實我自己也懂,但是...在沒來到這裡以前...我弄不清楚而已。

或許,不再是或許,現在就是放手一摶的時刻。

2017年2月25日 星期六

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歐洲行隨筆 - 1

原以為第一次去歐洲應該會有許多啟發, 結果還好。忽然想到, 或許就像村上春樹說的, 只是先記下這些事物。日後會再慢慢地在腦中整理建檔, 那天需要的時候, 就會有所啟發了。

旅行的當下覺得沒什麼的小事, 回來後會有些懷念, 或許是因為稀有, 會不經意地回憶旅途中所見的片段場景, 偶而間斷地浮現。

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不二過

工程師很討厭作重覆的事, 總會想辦法自動化重覆的事, 還有避免犯一樣的錯。但在身體健康這塊, 我老是犯一樣的錯, 實在是太遜了。

到了這個時間點, 忽然覺得, 想兼顧今日事今日畢和身體健康, 最重要的就是減少欲望, 專注作一兩件事就好。簡單的道理, 只是要花很多時間才願意接受「啊~~ 也只能這麼作了。」

2015年8月16日 星期日

適者生存

最近看了一堆 server side C10K 和 async programming 的東西, 覺得這些 framework / PL 和 startup 一樣, 一堆傑出的挑戰者浮現, 亂戰個數年, 然後一堆倒下了, 只剩幾個活下來。

就像戰國時代一般, 傑出者盛多, 但只有適者生存, 不見得是「最強者」生存, 時機和社群生態也有盛大影響。

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

閒話測試

剛吹頭髮時隨意翻著《另一種鼓聲 科學筆記》,裡面提到 DNA 的發現者之一克拉克在三十歲才決定要重返學界作基礎研究。起步較晚的他只有一次機會可以賭,所以要慎選題材。他想投入他完全有熱情的項目。最後他找到一個方法: 看自己平時閒聊時繞在什麼主題,那些事就是他最有興趣的事,也是他未來想投入旳事。

以前我也用過一樣的作法,觀察自己聊什麼話題時會情緒亢奮,就知道自己的熱情在那裡。近年來想法太過務實,加上能閒聊「不實用技術」的朋友變少,久了都忘了閒話測試這回事了。

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雜記

不經意地翻著小時候讀的書, 才發覺過去影響我甚深的書和人物, 無聲無息地從我腦裡消失許久。剛好下午看了 About Time, 想想主角老爸的話, 忽然覺得小時候讀閒書寫筆記的時光, 比滑手機看 Facebook 有意思許多。

或著這和《午夜巴黎》所述的一樣, 每個年代的人都會嚮往上個年代的時光, 只是我剛好處於紙本轉換為數位的過渡時期, 因此中意紙本多一些。

2014年10月12日 星期日

拉麵王

總算看完《拉麵王》了, 實在是老梗中的老梗, 半王道路線的故事, 結局收得很漂亮, 讓人看完後, 心中充滿著感動。尤其是主角最後找到自己的原點, 作出心目中理想的拉麵, 讓我有種「什麼時候我也會找回自己開發軟體的原點」的感嘆。

除了《三月的獅子》外, 沒想到在看《拉麵王》也能有這種感觸, 感謝作者完成這樣的好作品。

練鳥之詩 (2)

週末加減練琴, 鳥之詩也差不多練了一個月。基本上可以彈對音符, 但是整體的感覺還差一大截。

以前聽 Re-feel 的版本, 只覺得整首曲子很優美, 實際練下去才體會到作者的功力, 每個樂句都處理得很漂亮, 節奏音量拿捏的洽到好處, 好像有多個人合奏一首曲子一樣, 有不同的聲部承先起後地接在一起。

雖說練到了一個瓶頸, 但漸漸有種感覺, 似乎要先提升自己的琴藝到能輕描淡寫地演奏每個段落, 再來要在腦海裡描繪出各段弦律的整體感, 而不是明確的音符組成, 接著以此演奏曲子。不太能描述這種感覺, 有點像是分心成一個指揮, 一個演奏者, 腦中指揮著表現的方式, 手指自然地配合完成細節

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練鳥之詩

總算開始練 Re-feel 版本的鳥之詩了。十年前在 Ji-Liang Hong 的協助下買了這張 CD, 裡面的曲子都很中聽, 曾在數不盡的夜晚裡伴著入眠。CD 裡有附約束 (1)、夏影 (6)、鳥之詩 (10) 的譜。剛好我特別中意這三首和少女之檻 (2)。

約束滿簡單的, 也因為太簡單結果一直沒有練完整, 只是有興趣時加減彈一下; 夏影難度適中, 後來有練完, 不知是否和曲名有關, 夏天彈真的特別有感覺, 合著蟬鳴更有一番韻味 (剛好我家在小山腰, 夏天有蟬鳴); 鳥之詩對我來說太難, 練了一會兒就擱著沒動了, 然後一晃七年。

之前練 Radical Dreamers 時有些卡關, 去找老師練了兩堂課, 以一個月一堂的緩慢步調練習。提升了不少轉指的技巧, 想法也變得較為靈活。現在再回來彈鳥之詩, 當時覺得「整人」的譜, 如今才豁然開朗, 明白要怎麼彈。前陣子練 Radical Dreamers 練到指法差不多熟練後, 有一點卡關, 彈不出味道來。現在轉練鳥之詩, 轉換一下練琴的心情, 看看這回能不能突破這個關卡。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桌遊與人生

今天和久久沒見的K男、try、大頭玩桌遊。玩到《御竹園》時, 特別有感觸。桌遊有點像人生的縮影, 看似充滿運氣, 變化多端, 但是在有目的且策略性地發展之下, 得到的結果會比漫無章法地玩好出許多。

要試個幾輪才會明白有那些方向, 接著了解怎麼依據起始條件和後來獲得的手牌調整發展路線, 最後才能在各種情況下, 將運氣的影響降到最低。即便如此, 運氣還是有一定的影響, 這也是桌遊的樂趣之一。

此外, 無論在什麼樣的逆境, 都要盡可能的思考, 打出自己最好的一步, 步步為營地等待好時機出現。如此獲得成果之時, 也會更加地滿足。

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

2014-07-20 雜記

近日雜記:

1. 最近終於翻完了富爸爸有錢人大陰謀, 結論是要增加被動收入, 作者主要推薦兩個方向增加被動收入:
a. 開公司顧人或授權「某種創意」
b. 買不動產租人

偶而加減想想 a 這條路, 我比較不適合 b。

以前我總覺得有個一技之長在身上即可, 避免自己過於在意金錢。看完後有些轉變想法, 也比較能理解金錢的購買力只會下降, 幾乎不會提升的「事實」。比較能接受經濟學的一些「公設」。

具體的改變是, 我比以前重視一些財務知識了。只是長期都是「硬漢工程師」的思維, 還要一些時間重新思辯自己的價值觀。

2. 繼小學畢業後, 第一次去上了鋼琴課, 感想有三:
a. 老師彈得超好, 轉指的方式真多, 以前用的模式太受限了, 重點是老師的手也很小, 看老師彈得很好, 感受更深。
b. 手指手掌用力的方式也很巧妙, 不只是打拳要運勁, 彈琴的運勁也是一門學問
c. 家裡的鋼琴觸鍵太輕, 希望能買到觸鍵夠重的電鋼琴, 之後再看看。

老師還滿隨性的, 可以接受一個月上一次課, 適合我現在分配的時間

3. 太極拳的老師說我快打完這套108式了, 雖然我的動作都不怎麼對...., 總之能打完整套, 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小小的里程碑啦。希望年底時我能像常人一般拉筋, 髋關節實在是太緊了。髋關節拉鬆後, 現在坐著沒那麼累了

4. 家裡電腦終於掛了, 好處是一兩個月前就裝好了新硬碟, 不用跑出去買硬碟還有拆裝電腦, 痛苦指數低了不少。再加上有帶公司筆電回來, 即使電腦無法驅動網卡, 還可用筆電抓檔傳過去。即使沒筆電, 也可用手機。現在學電腦比小時候容易多了。

5. 隨著累積不少軟體開發相關的技能, 學東西開始過於講求速成, 無法很快地完成一個小功能就會煩燥。昨天看了《一代茶聖千利休》, 裡面提到重拾孩童時代的自在 (雖然整部片和這沒什麼關係, 甚至相反?), 剛好對此有共鳴, 不要過於追求實用性而丟掉了初學電腦時的好奇心。

6. 今天傍晚看到天空很清澈很美, 想騎車出門看漫畫 (?), 騎出門後轉念想想, 做點不同的事好了。就騎去基隆買大苑子的芒果冰沙。騎到基隆車站很順, 不用看 Google Map 就到了。後面開始在基降鬼打牆, 繞了一陣子才到大苑子。買完後迷了兩次路, 回到家已變芒果汁....。這就是阿宅踏出舒適圈的代價啊 ...

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2014 五月家常菜

最近 YKW 興致勃勃地開始做料理, 想說來加減記錄一下手藝演化的過程。也許這一篇就是最後一篇了, 總之, 寫一篇算一篇。也可以順便記錄我的拍照功力, 看看是我進步得快呢, 還是做菜的人進步得快。

幸好這個月出現的菜都是很一般的料理, 沒有極負企圖心的大作。因此, 我的腸胃也就沒什麼和我抱怨。

滷味和地瓜葉


滷味是家裡做好帶來的, 只有加熱而已。由於忘了準備鹽巴, 地瓜葉用醬油調味, 吃起來和平常用鹽巴煮的差不多。由此可知, 我的品嚐能力可能不太好。這對作菜的人來說, 是禍是福呢?

後來和老媽聊了一下這件事, 為什麼平常煮菜都用鹽巴不用醬油?味道好像差不多啊?老媽的回答滿有道理的: 孩子, 醬油比較貴, 鹽巴很便宜。


豆包, 蘿蔔乾香菇炒麵腸以及很多菜


熱好老媽煮好的菜以及從自助餐買的菜。味道搭配得很好, 量也適中。飯後還吃了一碗豆花, 相當不錯。

海帶豆腐味噌湯、炒空心菜、炒豆包、蘿蔔乾香菇炒麵腸


空心菜是我洗的, 不過不管洗得好洗得爛, 最後看起來都是一樣的。我還特地挑了蟲咬過的, 想說比較健康。

原本 YKW 想作味噌湯, 專程跑去買了味噌。不過我在放海帶的時候, 稍微手滑放多了一點, 湯的主角就換人了。

涼拌豆腐和青椒炒杏鮑菇


這一天我吃飽才回來, YKW 自己煮來吃, 我順便品嘗一下。右邊這道賣相不錯, 可惜杏鮑菇軟了一些。涼拌豆腐配蔥花口感不錯, 之前在家裡到是沒吃過這種搭法。

堅果香蕉豆奶

之前吃了這麼多餐都沒事, 我就大意了。這杯喝下去後打了五分鐘的噴嚏, 我忘了我不能喝太寒的東西。

2014年1月18日 星期六

善良

上週末和 YKW 去新竹動物園晃晃, 忽然 YKW 停下腳步開始翻著包包, 說旁邊有個小女孩手肘受傷了, 她有 OK 繃。我轉頭一看, 看到小女孩一臉不知所措地露出手肘的傷口, 跟著媽媽和弟弟走著。

YKW 從雜亂的包包裡找了一陣子, 總算找到 OK 繃, 朝對方遠離的方向快步前去, 拍拍媽媽的肩膀, 遞過 OK 繃。

我從來不是一個善良的人, 硬要分類的話, 只是不做壞事的人。偶而從 YKW 或是母親身上看到這類小小的善行, 讓我覺得有這類人在挺不錯的, 讓利益導向的社會, 多了一些人情味。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日常中的一日 (3)

前天早上開始下成功嶺後的第一次晨跑, 走走跑跑不到三公里, 卻累得要命。說起來以前在成功嶺時因為腳傷, 也沒跑到幾次三千公尺。要多鍛練。

昨天大概因為體力透支, 在室內又一直吹風, 鼻水流不停。分不清楚是過敏還是感冒, 今天索性請假休息養足元氣。反正不管是那一者, 都需要休養。

中午肚子餓了, 騎車出去吃飯。騎著騎著, 乾脆騎往松山吃點不一樣的午餐。想說今天就吃路上遇到的第一家素食餐廳吧, 結果運氣不錯, 在南港展覽館站旁看到尊上食坊。這家店菜色很多、價格平民, 中午人超多。我點了擔仔麵、炸杏鮑菇、燙青菜, 還不錯吃, 可惜因為嘴巴破得很慘, 不然滿想點它的臭豆腐。

吃飯後繼續順著路騎, 效仿竹本尋找人生方向。騎了幾次遠程後, 不知道人生方向有什麼進展, 到是方向感有變好, 比較能轉握轉彎的時機, 可以比較順暢地騎往目的地。

騎到松山的時候亂繞一下, 還有經過白天的饒河街夜市, 理所當然地一家店也沒開。讓我想到午夜的光復路, 即使是平日熟悉的景象, 不同時間卻是異樣地陌生。

考慮騎去美麗華看 iMAX, 但上網查了現在上映的片子, 沒什麼興趣。改查看看威秀的 4DX, 現在上映的是 Gravity, IMDB 8.7, 應該值得一看。幸好我沒有多查太多資訊, 若事先知道這是我最沒興趣的災難片, 就不會去看了。事後覺得有看過這部片真是太好了, 對人生有些啟發。

騎到信義威秀時, 不知道要停那, 看到有停車標示就順著指標走。停好車走到電梯口, 才知道停在新光三越。然後憑著感覺配合一點 Google Map 的提示, 走往威秀。不得不提的是, 今天一整天都很隨興, 但是找路卻異常地順暢。看完電影也很順地走回停車場, 沒有繞到路, 真是不可思議。附帶一提, 新光三越一帶有家春水堂, 看起來不錯, 改天可以來晃晃。

晚餐騎去廣誠吃懷念的素魯飯, 想到 YKW 提到缺香積飯(麵), 再到松山車站旁的靜思書軒買香積麵、飯、湯 (這回很高興有買到兩包義式蕃茄), 最後騎回汐止。路上看到大大的月亮掛在天空, 發覺回到台北後很少像在新竹的時候那樣欣賞它了, 說來也奇怪。

到家後還不到七點, 分兩趟分別溜諾醬和亮亮, 結束今日的小旅行。

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

日常中的一日 (2)

這週女朋友說她想在家當阿宅不出門, 本週暫停活動。交到一個比我還懶得出門的女朋友, 實在是始料未及的事啊。昨天在家寫寫程式、看看技術書籍, 今天想說還是出門晃晃好了。中午和爸媽去松山吃飯, 吃完飯去誠品信義店逛逛。

說來有趣, 去了誠品信義店幾次, 沒有一次逛完全部樓層, 每次逛的途中會看到有趣的書, 看著看著時間就差不多了, 今天也不例外。今天看到郎朗的自傳, 封面照片實在是拍得太誇張了, 很難不引起目光的注意。書的內容到是意外的有意思, 三小時不間斷地快速掃完這本書, 中途幾度停下閱讀, 思考一些人生的事。

高中的時候在書店站著看完書, 是因為想省錢, 現在在書店看書, 則是因為在書店以外的地方少了一份閒情讀書。現在比較能體會書店存在的意義。

讀完郎朗的自傳啊, 起身翻翻其它的書, 看到哈比人的原文小說, 似乎滿有意思的, 書本也很好拿。後來想去翻翻冰與火之歌的原文小說, 但書攤前有位小妹妹坐在地板上看書邊哭, 而且哭得有點慘, 真是相當投入, 不好意思中斷她的情緒, 就轉去別得地方晃了。

離開誠品後, 想去信義路上的大方吃豆花, 想說要搭計程車還是走路。後來我想到一個決佳的理由說服我自己搭計程車而非走路: 出門看電影的花費就不止 $300 了, 今天我出來晃了一個下午一毛也沒花到 (誠品哭哭), 用不到 $100 的錢搭車再吃碗不到 $50 的豆花, 今天的花費還是相當低。

吃完豆花後, 索性沿著松山路走, 順便回憶一下。中間只有一個小巷口有勾起一點印象, 可惜走進巷口後卻沒有浮現任何延續的畫面。比較大的收獲是, 路上走進一家漫畫店翻翻新書, 看了盜墓筆記5和四葉妹妹12, 兩部都很好看, 特別是四葉妹妹, 偶而重翻還是令人會心一笑。

最後去靜思書軒買買香積麵 (義式蕃茄賣完了, 大家真識貨!), 到饒河街夜市看看素食魯味有沒有開, 結束了今日戶外閒晃行程 (其實有一半時間在戶內!!)。

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騎車到永和

前天騎車到永和去修, 是老哥信賴的好店家, 結果似乎是用了雜牌電池才容易沒電。

第一次騎著機車橫越台北市, 一路上滿順暢的。原以為自己騎車經過平時熟悉的路段, 會有特別不同的感受, 結果只有一點點新鮮感。3G + Google Map 真是偉大的發明, 不需作太多事前調查就可以安然地四處閒晃。回程時到是在永和鬼打牆一陣子才找到騎回台北市的路, 難怪出門前老爸不斷說永和的路很亂不好找。

原本打算回程時繞道去國中看看, 結果一時興起騎到沒去過的路, 騎一騎口渴了, 索性騎到信義路吃豆花, 錯過了經過國中的機會。

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

諾醬倒立

前幾天家族聚會家裡帶著諾醬出門, 諾醬的有嚴重的弱視, 走路雖然不會撞到東西, 但人在牠面前揮手, 牠也不會有感覺。加上後腳無法彎曲, 走路一拐一拐的。也因為這樣衍生出許多特技, 上完廁所後怕踩到自己的尿, 或是路不平不易行走時, 會倒立走路:



週圍的遊客都很驚呀, 圍了一圈在看諾醬表演, 但諾醬沒什麼感覺, 就自己很愉快地在草地上轉啊轉地, 偶而倒立一下摶得群眾的驚呀。

下回應該帶個帽子出門放在地上, 看看諾醬能否幫自己賺足伙食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