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8日 星期日

民主雜感

以前聽到「民主不能當飯吃」, 覺得不容易反駁, 或是像蘋果橘子經濟學提到經濟學家的笑話: 經濟學家羞於被人知道去投票, 因為投票對個人的效用極低, 也覺得是事實

現在比較懂民主的效用。和打流感疫苗一樣, 民主是利他多於利己的行為, 當多數人不這麼作時, 就一起承擔後果。而民主比流感疫苗複雜的點在於, 民主不是投個票就結束, 還包含投票前的觀察和投票後的監督, 藉此不斷修正投票對象。可惜基本國民教育沒有落實教育理財規劃、民主這類重要知識, 出社會後, 更沒時間回頭打好這些基礎知識。

題外話, 和兒子一起成長的過程, 到是一個重新學習歷史、公民教育的機會, 到時也可以理解這三十多年來教育的演變。

要回答民主的用途, 要先理解法律 (=規則) 對生活的影響。

群眾一同生活需要團體規則, 想像和朋友們一起玩大富翁, 若朋友 A 自訂規則一開始就擁有黃金地段, 然後大家再開始玩。這種局面下很難翻盤。或是規定 A 走到你的地只需付 10% 過路費, 你走到 A 的地要付 1000% 過路費, 這遊戲要怎麼玩下去? 為避免大家翻盤不玩, 規則不會這麼極端, 但仍能維持有利於制定規則的玩家。

現今的社會其實和上面舉的大富翁例子沒差多少, 看看歷史了解那些不當取得財產的人後續發展, 還有現今的稅制。在這體制中人們不是習以為常沒查覺異樣, 就是明白不合理卻也無力更改。

換句話說, 有能力制定規則的人主宰了結果。當群眾範圍大到國家層級時, 法律就是規則, 並有絕對優勢的暴力強迫群眾遵守。需要有不斷修正規則的機會, 才能避免規則失衡, 而民主就是這個機會。

從民主能制衡「既得利益者制定損人利己規則」的角度來看, 雖然民主不能直接當飯吃, 卻是維穩生存的必要條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